为进一步推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激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解机器人、参与机器人设计制作的机会和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交流精神,也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参加国内机器人大赛培养后备人才,根据国家及省有关机器人竞赛的通知和我校学科竞赛的安排,决定举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第五届大学生机器人竞赛,现将竞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组织
竞赛由教务处主办,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承办。
学校将成立校大学生机器人竞赛组委会,负责全校机器人竞赛的组织领导工作;下设竞赛评阅组,负责竞赛结果评阅等工作,并根据评阅结果提出评奖建议,提供给组委会确定最终获奖名单。
二、竞赛主题和内容
主题一:家用智能机器人-让生活更美好
创意设计服务于未来家庭日常生活的智能机器人,该智能机器人的用途限定为以下9种用途中的一种:1)家庭日常管理;2)家务劳动;3)居家娱乐、居家健身、居家文体活动;4)个人卫生;5)居家健康、保健;6)居家情感交流、陪伴;7)家庭安全与防护;8)家庭用园林机器人;9)其它与日常生活作息息息相关的家庭智能服务机器人。
本次竞赛的智能机器人限定为人们居家生活(家庭)环境条件下使用,且符合上述用途范围的智能机器人,所有参加竞赛的作品必须与本届竞赛的主题和内容相符,与主题及限定范围不符的作品不予评奖。
作品形式:1)以文字、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作品的创意设计;2)以实物模型、原理样机的形式展示作品的创意设计。参赛队可以自行选择以上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来展示创意设计。
主题二:“IRFC”智能机器人格斗大赛
智能机器人格斗大赛(Intelligent Robot Fighting Competition,简称IRFC),IRFC将中国武术、竞技运动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结合,融技术性、对抗性、挑战性、观赏性于一体,参赛队伍进行一对一、多对多等不同项目的角逐。
参赛队伍选用统一标准和性能的控制器、传感器、动力模块、供电模块等部件,设计、制作符合规则要求的智能机器人参赛,通过策略的制定及程序的设计,参赛双方的机器人在擂台上对抗,依据竞赛内容与评分规定由裁判进行裁决,采取小组循环赛及淘汰赛相结合的赛制。
根据比赛形式不同,设置轮式自主格斗、仿人格斗二个项目组别,具体规则见附件2、3,也可参考“IRFC”智能机器人格斗大赛具体规则要求(http://www.robo-maker.org)。
主题三:创意运输对抗赛(仅限2019级学生参加)
在一个“城市”内有许多待收集的物体,两家“运输公司”为此展开了业务竞争,派出自行设计制作的机器人自主行驶到指定区域后,按上级指挥收集物体,运送到各自的集合区,并竞争稀有物资(加倍物块)。竞赛结果取决于比赛双方在规定时间内收集并运送到本方集合区的物体数量和种类,积分高的队伍获胜。比赛规则详见附件4。
主题四:ROBOMASTER2020机甲大师展示赛(仅今年以创意赛参加)
RoboMaster2020机甲大师对抗赛的核心形式是远程操控运行或全自动运行的机器人之间的射击对抗,通过发射弹丸攻击对方机器人、前哨站或基地获取比赛胜利。参赛队伍需自行设计、开发和制作符合规定的多台机器人组成战队出场比赛。今年以创意赛形式展示机甲大师的设计创意。
作品形式:1)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示作品的创意设计;2)以实物模型、原理样机的形式展示作品的创意设计。机器人设计规则详情见附件5。
三、竞赛时间、地点
竞赛时间:2020年9月19日
竞赛地点由教务处协调解决,具体安排将在参赛讨论群中通知。
四、参赛条件与方式
原则上具有我校正式学籍的在校本科学生均可自愿报名参加,参赛学生自行组队,鼓励跨学院组队,每支参赛队伍人数遵循赛项规则人数限制,每队不超过5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请各参赛队务必在8月30日前完成组队报名工作,并将最终的报名表发送到hduautorobot@163.com,邮件标题格式为:校机器人报名+组别+队名+队长名,报名表模板见附件1。
每位参赛者只允许参加一个队。竞赛期间不得换人,若有参赛队员因特殊原因退出,则缺人竞赛。参赛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参赛,否则作自动弃权处理。为保证竞赛的顺利进行,竞赛期间允许参赛学生在征得任课教师同意的前提下办理免听课手续。
校内比赛将择优选取若干支队伍代表学校参加浙江省大学生机器人竞赛和浙江省大学生智能机器人创意竞赛。
五、评奖办法
校机器人竞赛组委会根据竞赛评阅组提交的评阅结果和评奖建议进行评奖。获奖等级分特等奖(可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其中特、一等奖5%,二等奖15%,三等奖25%。
附件:
5.ROBOMASTER2020机甲大师对抗赛比赛规则手册.pdf
教务处、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2020年8月5日